2021年5月31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《关于实施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的公告》,从颁布至今已有4年时间,化妆品注册人、备案人是否已按照规定,做出整改?同时,化妆品标签管理究竟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规范,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呢?接下来,我们将逐一解析这些关键问题。
标签基本要求
首先,化妆品的小销售单元必须配备标签。这些标签不仅包括产品销售包装上的文字、符号、数字、图案等标识,还涵盖附有这些标识信息的包装容器、包装盒和说明书。它们共同构成了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重要桥梁,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、合理地使用产品,同时保障其安全。因此,真实、完整且准确的标签标注显得尤为重要。
按照《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》的规定,化妆品的小销售单元必须配备标签。这些标签必须符合一系列法律、行政法规、部门规章、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。标签上的内容必须合法、真实、完整且准确,与产品注册或备案的信息保持一致。同时,标签还应清晰、持久,易于辨认和识读,避免出现印字脱落或粘贴不牢等问题。
特别强调的是,化妆品的中文标签是不可或缺的。它至少应包含产品中文名称、特殊化妆品注册证书编号,以及注册人或备案人的名称、地址(若为境外企业,还需标注境内责任人的信息)。此外,生产企业的名称、地址(国产化妆品需同时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)、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、全成分、净含量、使用期限、使用方法、必要的安全警示用语等都是标签上必不可少的元素。
在中文标签的制作上,应使用规范汉字,若需使用其他文字或符号进行解释说明,则应在产品销售包装的可视面上进行,同时确保网址、境外企业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专业术语等必要信息准确无误。
标签内容的详细规定
标签需详细列出成分及含量,注明使用期限,小规格产品有特殊标注要求。标签上的内容包括全成分,原料标准的中文名称,这些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成分,从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。
化妆品标签应在销售包装的明显位置,以相应的引导语引出,清晰标注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。同时,必须以“成分”为引导语,详细列出化妆品中的所有成分,并按照成分在产品配方中的含量从高到低进行排序。若产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过0.1%(w/w)的成分,这些成分可以统一以“其他微量成分”为引导语进行另行标注,且无需按照含量降序排列。
产品保质期应在销售包装的可视面上明确标注,且应符合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两种标注方式中的一种,同时辅以相应的引导语。
对于具有包装盒的产品,若在直接接触内容物的包装容器上标注使用期限,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,还可选择标注生产批号和开封后的使用期限。
标签禁用语及合规性要求
自2023年5月1日起,化妆品标签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。标签不得使用夸大或误导性术语,确保使用科学界普遍接受的语言。标签上禁止出现医疗作用或封建迷信用语。特别是,标签上不得使用尚未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术语、机理编造的概念,或者通过贬低其他合法产品等方式误导消费者。
儿童化妆品及赠品标签
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的化妆品,应在销售包装上标注相应的安全警示用语。对于化妆品中限用组分、准用组分,以及适用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化妆品,若相关法律、行政法规、部门规章、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标注警示用语和安全事项,则应在销售包装可视面上以“注意”或“警告”为引导语,清晰标注相应的安全警示用语。
近年来,化妆品小样因其小巧的造型和多样的品种而备受瞩目,成为众多品牌吸引消费者、进行宣传和促销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市场上部分小样和赠品的标签并不规范,存在标识简单模糊或缺失的情况。
违规后果及处罚措施
对于化妆品标签中存在的字号不规范、标注方式不正确等问题,相关部门将责令改正。若品牌方拒不改正,将面临高2000元的罚款。此外,情节严重的违规行为,如违反标签规定导致消费者误导或产品质量问题,将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,包括罚款、停产停业、取消备案或吊销许可证等。同时,相关责任人也可能被禁止在五年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。